當我們在長時間使用之后,臺球桌不可避免的會出現類似臺面不平、臺呢磨損的現象,那么,我們應該怎么做才能盡可能少的遇到這類問題呢?*好的辦法就是對星牌臺球桌進行定期的保養工作,以減少這些問題的產生;下面就具體來介紹一下臺球桌的正確保養方法:
一、皮頭
撞球桿的皮頭通常為單層或多層真皮制成,使用中應注意以下問題:
1、新安裝的皮頭通常容易堆,就是說正面變平,周圍多出一圈。此時應及時將周圍多出部分削掉,保證皮頭直徑與先角直徑一致,同時正面應用砂紙修出正確的弧度。一般來講修過一次后,皮頭就會變得穩定。
2、皮頭應修出一定的圓弧,臺灣有5元弧和10元弧的說法,大約相當于中國1元和五角硬幣的弧度,這是*能發揮皮頭性能,打出各種犀利桿法的弧度。皮頭太平則桿法較鈍,太圓則容易呲桿。
3、沖桿、跳桿通常使用非常硬的電木等合成材質作為皮頭,這類皮頭在修好弧度后幾乎不需要其它保養,但這類皮頭在擊球時粘接面受力很大、容易掉,因此在粘接時應格外注意。
4、皮頭要避免遇水,尤其是與母球接觸的正面,遇水后會很容易呲桿,甚至完全廢掉。
5、避免呲桿的好辦法是在打球時經常用刺針在皮頭表面扎或者用銼刀在皮頭表面壓出紋路,電視里經常可以看到職業選手比賽中每打完一盤球都會這樣處理一下。
二、前節
1、前節變形的問題。這是*受關注的問題,其實保養不當只是前節變形的因素之一,影響前節變形的關鍵因素有木材干燥處理方法、地區氣候差等。
木材干燥處理方法,無論是手工桿師傅采用的長期自然干燥處理和量產工廠采用的快速去濕、浸泡藥水等方法,都是為了前節木材盡量干燥和穩定,使用中不易變形。因此干燥處理方法不好的前節一定容易變形,與如何保養無關。
地區氣候差,在氣候干燥地區制作的球桿,拿到氣候潮濕的地區使用,前節就易變形,反之亦然。國內很多南方生產的斯諾克球桿,在南方使用沒有問題,到北方后變形率很高,氣候差就是直接原因。日常使用中為避免前節變形,要避免長期斜靠球桿,使各角度受力不均導致變形,平時可以吊起來或裝在球桿筒內豎直放置,盡量在一個濕度較穩定的環境中保存。
2、前節順滑的問題。為保證出桿的流暢,必須讓前節表面保持順滑。*簡單實用的辦法就是常備一塊干凈而稍微潮濕的毛巾,將球桿立于地面,從皮頭以下的部分用毛巾包住,用力向下擦拭。每當覺得前節發粘的時候,就這樣擦一下,這是幾乎所有選手使用的方法。如果你的手很易出汗,這樣擦完還覺得澀,建議戴專用手套打球。
3、前節易臟的問題。撞球桿前節都是楓木的,大部分球桿在出廠時為避免不同地區濕度變化的影響,都會用漆或臘將前節表面封起來。我們買來打球前,為了讓出桿順滑,通常會把前節的漆磨掉,這個過程叫做開封。開封后楓木就裸露在外面,由于楓木是一種呈蜂窩狀的木材,表面是無數肉眼看不到的小孔,因此長期使用就會變臟,這種變臟是無法避免的。延緩前節變臟的辦法,一是用機器開封時以高轉速和很細的砂紙,盡量把楓木表面的小孔封住,二是經常使用專用清潔液或臘一類的東西,在前節表面形成一層保護膜。
4、前節磕碰的問題。每個臺球愛好者都應養成精心呵護愛桿的良好習慣,避免讓它收到磕碰。楓木前節很容易磕出小坑,修補的辦法是:用一點點衛生紙,和小坑的面積大小一樣就好,用水沾濕后貼到小坑上。大約一宿的時間后把紙揭掉,可以看到小坑吸水后已經鼓起來了,如果碰傷較深,貼一次鼓不起來就多貼一次,*后用細砂紙拋光一下就可以了。